当前位置:
重庆液化天然气泄漏怎么办
来源: | 作者:佚名 | 发布时间: 2025-09-13 | 11 次浏览 | 分享到:
重庆液化天然气(LNG)具有低温(沸点约-162℃)、易气化、遇火源易爆炸的特点。泄漏后处理不当可能会导致冻伤、火灾和爆炸等事故。面对液化天然气泄漏,要遵循“快速源头控制-安全疏散-科学处置-后续防控”的原则,有序应对,将风险降至更低。


      重庆液化天然气(LNG)具有低温(沸点约-162℃)、易气化、遇火源易爆炸的特点。泄漏后处理不当可能会导致冻伤、火灾和爆炸等事故。面对液化天然气泄漏,要遵循“快速源头控制-安全疏散-科学处置-后续防控”的原则,有序应对,将风险降至更低。

      首先是快速控制源并监视场景。发现泄漏后,现场人员需要立即关闭泄漏点上游的阀门(如储罐出口阀、管道截止阀)。如果阀门无法关闭,应立即使用特殊的泄漏密封工具(如低温垫片、泄漏密封夹具)暂时密封泄漏点,减少LNG泄漏量。同时,在泄漏区域迅速设置警示带,以泄漏点为中心,半径至少为50米(如果泄漏较大或在开阔区域,需要扩大到100米)。严禁未经授权的人员和车辆进入,特别是携带火源(如打火机、手机)和穿着易产生静电的衣服(如合成纤维),以避免引起爆炸。

      第二步是有序疏散和人员保护。立即通过广播、喊叫等方式通知周围人员向上风方向疏散,避免吸入重庆液化天然气气化后产生的天然气(天然气密度低于空气,会向上扩散,使上风方向更安全)。疏散过程中,要保持秩序,避免拥挤和践踏,并为老年人、弱者、病人、残疾人、孕妇等特殊群体提供援助。现场处置人员必须佩戴专业防护装备:低温手套、防寒服(抵抗-162℃低温,防止冻伤)、正压空气呼吸器(避免吸入天然气造成缺氧),如果泄漏伴有喷雾液化天然气,则佩戴护目镜,防止低温液体溅入眼睛。

      第三步是科学处理泄漏介质。根据泄漏情况,可以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:如果泄漏量小,泄漏点在地面上,可以在泄漏区域铺设蛭石和干砂等惰性吸附材料,以吸收重庆液化天然气液体并减缓气化速率。吸附饱和后,吸附材料可装入专用密封容器,由专业危险废物处理机构处置;如果泄漏量大,形成大面积的液化天然气积聚,应使用防爆泵将积聚物转移到备用低温储罐。在输送过程中,应密封管道,以避免重庆液化天然气与空气过度接触。如果泄漏导致火灾,严禁用水灭火(水与低温液化天然气接触时会立即蒸发,这可能会扩大火势)。应使用干粉灭火器或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。灭火后,应持续冷却周围的设备(如储罐和管道),以防止再次着火。

      第四步,跟踪检查和预防性改进。泄漏处理完成后,需要对现场设备进行全面检查:检查储罐和管道的密封性,检查阀门和法兰等连接部件是否损坏,及时更换低温损坏的设备;使用可燃气体探测器探测周围环境,确保天然气浓度降至安全标准(空气中天然气浓度低于5%),然后才能解除警报。同时,应组织相关人员审查泄漏原因。如果泄漏是由设备老化引起的,应建立设备的定期检查制度(每周检查密封件,每月测试压力值);如果是由于操作不当造成的,应加强人员培训,提高应急响应能力,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。